ayx中文:
胶版印刷纸期货将于2025年9月10日9时挂牌交易,交易标的为双面胶版印刷纸,在文化用纸中的消费占比约40%。行业供给过剩格局较明确,开工率仅55%左右,而下游消费增长偏缓,且存在出生人口下滑、电子化替代等潜在拖累,行业利润表现不佳,因此企业对成本管理的必要性较高。新品种上市将与纸浆期货结合,为造纸、贸易及出版、印刷等公司可以提供新的风险管理工具,加强完善文化用纸全产业链风险管理。
我国是全球胶版印刷纸最大生产国与消费国。胶版印刷纸是文化印刷专用纸的典型代表纸种,文化用纸在我国纸张产量占比约20%,包装用纸(包括箱板纸、瓦楞原纸、白卡纸等)、生活用纸、特种用纸占比分别为63%、9%和8%。文化用纸主要可大致分为未涂布印刷书写纸、涂布印刷纸和新闻纸等,其中未涂布印刷书写纸包括胶版印刷纸、书写纸、静电复印纸等。目前市场上多数胶版印刷纸为双面胶版印刷纸(简称双胶纸),在行业中通常用双胶纸代指胶版印刷纸。根据中国造纸协会等有关机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双胶纸约占未涂布印刷书写纸国内消费量的半数以上,约占国内文化用纸消费量的40%。双胶纸的原料主要是漂白木浆,已上市的纸浆期货是双胶纸的原料之一。下游主要使用在于图书、教材、杂志、笔记本、彩色图片等领域。
2024年我国纸及纸板产量13625万吨,同比增长5.09%,双胶纸产量1049.22万吨,同比增长1.87%。双胶纸产能自2020年起增速出现明显抬升,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.5%,且当前仍处于产能扩张期。依据市场机构统计,2025年预计有超过200万吨的新增产能有待投放。
产能分布方面,生产企业大多分布在在华东地区,占比超50%,其次是华南和华中地区。山东、广东和江苏等地由于靠近下游消费,是生产企业主要所在省份,分别占比35%、17%和10%。而近年来由于华南地区原料成本、物流运输等方面的优势,是产能扩张的主要区域。
双胶纸行业产能集中度一般,2024年CR4约45%,但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一体化程度高,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,近年来产能投放节奏加快,行业产能呈现向头部集中趋势,主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有太阳纸业002078)、晨鸣纸业、华泰纸业、亚太森博、玖龙纸业等。由于下游需求量开始上涨较慢,因此在产能不断扩张的背景下,行业开工率持续下滑,2025年1-8月行业开工率基本维持在55%附近。虽然下游需求受季节性因素影响,但产量上除了春节因素外,未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。
2024年我国纸及纸板消费量13634万吨,同比增长3.56%,双胶纸消费量约950万吨,同比增长3.69%。在2022年前,消费量基本稳定在800-900万吨之间,但由于疫情防控等事件的影响,导致2022年需求明显下滑,随后受集中补库的拉动2023年需求大幅度增长,年消费量抬升至900万吨以上,2024年需求仍保持增长,但增速明显放缓。
下游消费中,教辅材料占比大约在40%左右,因此消费量呈现出较明显的季节性特征,通常3-5月和9-11月由于教材招标的因素,为传统消费旺季。教辅材料需求呈现一定的刚性特征,但从趋势上来看,其受人口因素的影响较为直接。出生人口曾在2016-2017年受二胎政策的影响出现反弹,但力度较弱,目前下行趋势较为明确。而在校人数虽然尚未出现趋势性下滑,但已出现见顶迹象,2024年增速仅0.15%。而从头部出版企业教辅教材产量来看,也已出现下滑。因此从中长期来看,教辅教材需求走弱压力较大。其他社会需求则具有较大的弹性,但近年来的电子书、短视频等无纸化信息接收渠道对传统纸质书籍需求存在挤占,书报杂志类销售已进入负增长阶段。
双胶纸成本中占比最高的是原料木浆,约为70%左右,通常生产一吨双胶纸需要0.8吨木浆,其中阔叶浆约0.52吨、针叶浆约0.16吨、化机浆约0.12吨,但在实际生产中,各企业木浆配比存在一定的差异。另外能源成本、化工辅料和另外的成本各占10%左右。由于过剩格局较为明确,行业利润整体表现不佳,根据钢联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行业生产毛利在盈亏平衡附近。拥有自备电厂的企业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,另外部分企业通过提高成本最低的化机浆来降低成本。
胶版印刷纸期货将于9月10日9时上市,交易代码OP,采用连续合约,首次挂牌合约为1-8月。合约涨跌停板幅度为±6%、首日为其2倍,交易单位40吨/手,保证金8%,因此若以4800元/吨测算,一手保证金约为15360元。
交割上,采用仓库和厂库并行的实物交割方式,交割单位40吨。对于交割品要求为双胶纸,定量为65g/㎡、70g/㎡、75g/㎡、80g/㎡,厚度为82、88、94、100μm,D65亮度为80.0%~85.0%等,主要参考GB/T 30130-2023《胶版印刷纸》中的规定。首批可交割商品共有11个品牌商标,均为标准价、交割机构共4家交割仓库、3家集团交割中心和他的下属仓库和10家交割厂库。
胶版印刷纸期货的上市将提升将市场透明度,有助于文化用纸产业链上、中、下游企业更有效的进行价格风险管理。对于上游造纸企业,可通过已上市的纸浆期货和胶版印刷纸期货管理原料采购风险、优化库存、锁定生产利润;中游贸易企业则可以对双胶纸的采购端、销售端以及库存进行精细化管理;下游主要是出版、印刷企业,可以对双胶纸采购成本进行提前锁定。
下一篇:二只箱板纸龙头(202594)